新高考背景下高校招生与人才培养的成效、困境及应对
一、改革成效
新高考取消录取批次、平行志愿录取,增加了学生志愿填报的数量,减少了学生调剂的可能性,学生能够被录取到本人填报的专业。因此,高校教师和学生群体对志愿填报方式、取消录取批次、平行志愿投档等招生录取政策的认可度较高。
1.投档满足率高。高考综合改革取消录取批次后,冲破了人为固化学校身份的桎梏,高校不必受制于原先录取批次的限制,显著提高了原来的一本院校的投档满足率。浙江省2017级和2018级学生录取结果呈现出“四高一低”的特点,志愿填报率、投出率、满足率、平均度高,退档率低,2018年第一档退档率0.034%。在学生自由选科的背景下,高校能够招收到符合学科专业特色的考生。
2.各方获得感高。一是学生获得感高。新高考强调学生与高校的选择性,满足高校不同专业招生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满足了不同专业对文理科基础的双重需求,有利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部分高校受访者表示,招生录取分数线高于往年、录取结果超出预期,尤其是受限于录取批次的应用型专业,能够吸引成绩更高的考生报考。
新高考模式下,除统一高考招生模式外,浙江实施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三位一体”招生;上海实施自主招生、春季招生、综合评价招生等多种招生方式,实现了从单一评价向多元综合评价招生模式的转变,拓宽了高考招生评价与选拔的路径,促进了高校由“招分”向“招人”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化的发展方向。
1.综合评价招生促进科学选才。新高考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评价方式,即综合评价招生。
2.探索分类考试,体现多元评价。试点省份除了实施统一高考招生、自主招生、“三位一体”招生之外,高职院校提前招生和单独考试招生、应用型高校面向中职院校“三位一体”招生等多种考试与招生模式,实现多元选拔、多渠道录取,拓展学生录取渠道。高职院校的提前招生使选拔人才更加科学化,如酒店管理专业、导游专业等对学生素质有特殊要求的专业,通过面试再结合学生的高考成绩进行录取;通过提前招生,选拔综合素质高、有特长的学生,如体育、篮球、美术等特长的学生,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水平;通过单独考试招生录取退役士兵;通过免试入学,招收到了优秀的中职生。
1.倒逼高校优化专业布局结构。新高考实施平行志愿到专业、取消录取批次等改革举措,使得招生竞争的焦点由学校与学校的竞争转变为专业与专业间的竞争,专业不再有所在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保护,实现了院校间的同台竞技,倒逼高校优化专业结构和学科布局,加强自身优势学科和专业建设,实现特色化、内涵化发展。
2.促进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新高考背景下,生源的结构、知识基础更趋多元,试点省份高校围绕高考改革的新要求,针对同一专业学生不同知识背景,提前规划改革教学模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分层分类教学,加强基础课程建设和低年级段的通识教育。
新高考模式下,高校要招收到充足而优质的生源,就需要通过系统研究、提出合理的选考科目,需要加强对中学的宣传,同时通过“三位一体”等综合评价招生加强了高校与中学的衔接,改变了过去招生与培养分离的局面,高考不再是高中教育的“独角戏”。
1.招生与培养的联动加强。一是高校内部招生与培养的联动加强。新高考模式下高校探索大类招生,同类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设置是相同的,这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较大调整。新高考赋予高校二级学院更多招生自主权,促进高校各部门广泛参与招生,加强了招生工作与专业建设、教师教学、学院发展的联系。二是高校与高中培养的联动加强。新高考模式下高校开始积极参与高中先修课程,推动课程建设的中高衔接;高校帮助高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以帮助学生进行科目选择、专业和学校选择时能更有针对性,实现了高中与大学人才培养的联动。
2.高校与高中招生联动加强。新高考模式下,高校加强与中学的招生联动。问卷调查中,分别有96%和91%以上的高校教师都认同,新高考以来,“学校加强了招生宣传”和“学校加强了与中学的衔接”。
从高校的角度来看,高考的功能首先是选拔合适的人才,招到高分的学生,适应高校专业发展的需要,能够获得更好的大学排名,对招生自主权和生源质量的诉求是最基本的利益诉求。在多方关注下,高校往往以生源质量为第一关注目标,在招生模式、招生专业和计划、确定选考科目等方面都要求有更多的自主权。
新高考模式下,首当其冲的是学生“功利化”选科带来的影响。新高考试点省份实施“3+3”科目设置,除语数外3科之外学生需要自选3科作为选拔性考试科目计入总分。在实现了学生选择性的同时,学生选科也出现了趋易避难的功利化倾向,呈现出“驱赶效应”和“磁吸效应”,即大量学生逃离物理等相对较难的学科,而去选择相对容易获得高分的学科,浙江和上海两地选考物理人数下降,引起了各方普遍关注。
(二)因材施教与墨守成规:应对生源结构多元化的挑战 新高考模式下,生源结构多元化与生源质量的差异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带来较大的挑战,按照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可能会带来人才培养质量的下滑;而因材施教则需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做出较大调整与变革。
1.生源结构多元化。新高考模式下,生源结构从原来相对单一、相对扁平向多元化、多样化转变,学生的生源结构、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先只招文科或理科的专业,现在的生源文理交叉渗透;同个专业(类)里面的生源因为学生的选考科目各不相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科特长、专业基础也不尽相同。如何既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又能做到因材施教,成为人才培养方案重新修订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2.生源质量差异大。因物理选课人数下降、考试难度降低等因素,学生的基础学科知识不够扎实,对高校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挑战。一是专业间最低录取分数差异大。高校的劣势专业与优势专业间差距拉大,校内学生质量间的两极分化更加明显,部分高校教师表示,高校内部不同类型专业间录取最低分差出现明显的增大趋势,专业间的分数相差比较大。二是学生理工科基础薄弱。
新高考实施平行志愿、取消录取批次等改革措施促进了高校之间的公平竞争,也造成不同院校间同类专业间的角逐,倒逼高校重新考虑学科专业布局,否则,在新高考模式下冷门专业与弱势专业将造成生源危机。
高校受访者认为,新高考挑战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一体化机制。传统高考模式下,不同专业可以在学校内部通过专业调剂满足生源数量,但平行志愿到专业的录取方式,直接影响到高校具体专业的生存与发展。那些长线、冷门、没有专业特色、培养质量不佳的专业,都可能在新高考中面临着缩招或停招、裁撤的风险。高职院校新高考背景下的冲击感受更为明显,问卷调查中,89.3%的高职教师对“冷门专业遭遇生源危机”的说法表示认同,认同率相对较高。
综合评价招生是新高考的重要举措之一,改革目标和价值取向是正确的,但因为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综合评价招生本身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依然有待提高,因此使得综合评价招生这一代表新高考改革方向的重要举措实施的范围也比较有限。
1.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与公平性。一是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和标准不统一,降低了综合素质评价的信度和效度,中学感觉难以操作,高校很难在招生录取环节快速、有效地使用,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学生也难以进行比较。二是部分试点省份为便于高校招生录取中直接使用,将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等级评比,在统一标准和增加效度的同时,也因等级划分的方法造成不公平。
2.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的科学与公平性。一是综合评价招生对弱势群体不利,拉大了城乡入学机会差距。“双一流”建设高校等重点高校增加综合评价招生规模的同时,相对减少统招计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普通高中学生入学机会。二是许多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以学科竞赛为报考资格,考试内容与高考不同,社会培训机构的介入使学科竞赛越来越专业化和职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课外学习负担和家庭经费支出。三是综合评价招生的程序规范和信息公开还需要加强,部分学校将综合评价招生作为保护弱势专业的途径,存在功利化倾向。
总之,当前背景下,高校大规模实施“两依据一参考”综合评价招生是难以实现的,高校应该根据各自办学水平和特点理性对待、适当扩展,不宜全面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