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属性决定了它不是一门单纯的“生意”,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乃至民族进步的核心力量。
这几日,一篇题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报道刷屏:去年30多人被伯克利等国外名校录取,70多人考进了清华北大,一本率超九成的成都七中,与周边大城市“挑剩的”,学生能考上一本的仅个位数的贫困地区的高中,这样 “近乎是两条教育的平行线”学校,通过“一块屏幕”交织在了一起。
这是一篇让不少人动容的故事,文章下面的留言中,点赞数最高的一条就是“为什么特别的想哭”。这也道出了当下对教育的一种复杂的情愫,既被贫困地区的真实教育现状触动,亦为技术改变贫困学生命运而鼓舞。
教育仍有市场空白可挖掘
知识传递过程中产生的经济行为都可以归为教育,随着教育人群的扩大,受教育的人群从幼儿到老人全面覆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行,同时国家政策对教育市场也逐步开放。
根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公布额数据,截止2017 年,我国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000 亿元,达到22000 亿元,较2016 年同比增长12%。近5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
学前教育:消费升级带动高端需求 托育存缺口
近年来,伴随教育行业社会关注度的提升,学前教育的也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基本走势与整体教育行业保持一致,与教育行业其他细分领域相比,学前教育也保持着相对重要的地位。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行业集中度普遍较低,高端学前教育机构在一线和二线城市存在供不应求的状态,他们主要通过主打双语和素质教育元素实现服务溢价,相对也拥有较高的利润率。
目前我国婴幼儿托育率仅为4%,远低于部分发达国家的50%。
K12教育:行业整改洗牌,兴趣培训正兴起
2014年之后,随着教育部要求各大城市开始制定实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方案,家长因为可选择的学校变少,但仍然希望孩子能够接受到足够优质的教育,那么课程辅导就成了众多家庭的人们选择。
2016 年,中国K12 教育阶段的学生总数停止了连续下降的趋势,并开始小幅提升,目前K12 教育阶段的学生总数在1.5 亿左右。
从整体来看,市场仍然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双巨头新东方与好未来仅在一线城市市场占有率较高,而从全国市场来看,两者占有率仅在3%-5%左右,市场仍有较大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科类校外培训受到严监管之下,另一大校外分支的素质教育却享受政策利好。素质教育是K12阶段政策明确支持的发展方向。
职业教育:求职压力助推行业发展
根据测算,2017 年我国职业培训的市场规模预计超过3000 亿元(其中,企业培训2200 亿,IT 培训256亿元,教师培训157亿,公务员培训99亿)。
一方面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公司化运作成熟, 国内上市不存在法律障碍,退出渠道通畅。
另一方面由于就业导向下市场需求旺盛、监管力度较K12校外培训机构偏小,资本不断涌入职业教育赛道,推动行业逐步成长。
其中,除资格证书、从业培训的市场集中度比较高之外(前三市场占有率超过40%),技能培训市场结构高度分散。
根据培训内容不同,还会受制于实操限制(没有办法通过直播等方式培训,必须通过面授完成),比如驾驶技能培训市场龙头市占率不到1%,IT培训的市场占比不足2%。
在线教育、国际学校、教育综合体成为新潮流
无论是传统的教育培训机构向在线教育转型,还是互联网企业向教育行业进军,在线教育都在改变教育行业的现状。
2017 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000 亿元,同比增速达到27.9%,维持高速增长。
在线市场规模及同比增速
尽管在线教育已经深入教育行业的各个子领域,但是由于其灵活性的优点和相对缺乏有效监督,因此在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的渗透显著高于其他领域,而在幼教领域中,主要以工具性产品的形式出现,市场占比较小。
由于出国留学人口持续增加,低龄化趋势明显以及家庭可支配收入提升,国际学校成为新潮流。
截止2016 年,我国国际学校的数量已经达到737 所,市场规模接近300 亿元,从2011年到2016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61%。
国际学校的收费普遍高于普通高中,主要集中在5-15 万元/年区间。国际学校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高端属性明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位于一线和二线城市的教育综合体已经超过了 1000 家,不再是地产公司的附属业务,可以成为未来部分地产的发展策略。
虽然2018年在政策的主导下,市场出现波动,但教育消费的升级基本逻辑并没有改变,新的教育需求的改变也在引导供给侧发生改变。
需求层面:Y世代带来新教育需求,新一代的消费群体崛起
1980 年至 1995 年间出生的人,他们也被广泛称为 Y世代(Generation Y)。
如今,这一代中最年长者已经 37 岁,最年轻者也已满 23周岁,他们开始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担当重任,成为影响国家及世界未来发展的重要人群。
他们已经成为或即将成为教育的主流消费群体(除了自身职业培训外,他们也是下一代教育消费的付费者)。80 后与 90 后占总人口 1/3,有 4 亿之多,是美国同代人的 5 倍,更是超过了美国和西欧劳动力人口之和。
收入结构消费结构变化明显
显而易见,我们认为随着 80 后职场地位的稳步提升和工资不断上涨,这新兴一代中产阶级家长对自己以及子女教育重视程度提升以及对教育电子产品的接受程度提升,教育支出也会不断增大。
这些高净值人群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显著高于其他人群,他们更追求高端教育和精英教育,在高端教育投入方面价格敏感度更低,这也直接导致高端教育和精英教育市场的扩大。
供给层面:竞争格局稳态远未形成,多元化的需求催生新服务形态
在上文中已经已经分析出,在学前阶段托育服务存在缺口,在K12阶段多元化的需求(兴趣和素质教育)也在不断的促进新入者的涌现,消费升级以及新的消费群体崛起也对高端和精品教育内容提出了新的需求。
除了直接面向消费者之外,从产业链的角度看,为消费者和教育机构提供线上各种教育资源,平台和技术资源供应商处于产业链上游,而线下教育资源则直接或间接通过代理商、渠道商到达用户手中,整个产业链较为零散,上下游割据现象较为严重,协同效应较差。
特别是很多ToB业务还停留在传统的解决方案,在理念方面没有本质创新,整个链条也存在改造和优化的空间。
以服务学校为例,学校有多种用户角色,包括老师、学生、学校管理者等等,他们各自的需求不一样。满足各个层级的使用者的需求。
下沉市场的增量空间
除此之外,中国地区差异大,在全国整体上看,教育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三四线城市以及广泛的农村区域,教育的资源的匮乏和软硬件条件仍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
从技术上看,随着在线直播技术的成熟和双师课堂的进一步普及化,通过线上远程直播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同地区优质师资供给不足的问题,使得一二线城市师资下沉成为了可能。
从供给端看,三四线城市的供给端仍呈高度分散的格局,而需求端却有强于一二线城市的增长红利。此外,二胎政策的人口红利也作用于三四线城市。这意味着创业公司较好的超车机会。
教育的属性决定了它不是一门单纯的“生意”,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乃至民族进步的核心力量。
《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报道中有一句话让人印象尤为深刻:“往井下打了光,丢下绳子,井里的人看到了天空,才会拼命向上爬。”而所有向“井下”打光、丢绳子的努力,都值得肯定。
山区孩子的命运,也不是一块屏幕能改变的。当更多的市场力量进入贫困之地,这些孩子才能获得更多光亮的指引、更多绳子的牵引,他们“向上爬”的希望也就越大。这或许才是那块“屏幕”的真正启示和魔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