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学期的开始,2019年高考复习也正式拉开了帷幕,新一轮的"高考战士"们也投入了战斗中。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大家也要注意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的一些提醒。以下是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透露的2018高考变化信息,一起来看看吧,打一个有准备之仗。
一
数学难度降低
01
求“稳”仍是高考数学试题的一大特点:
(1)考卷的整体结构上延续了2017年的改革方向:
简化为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
(2)继续坚持注重基本知识和通性通法的考查,坚持在命题的角度和题型上下功夫,不出偏题、怪题。总体呈现“稳中求变”的状态。
“多考一点想的,少考一点算的。”
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看来,2018年数学全国卷立足于培育学生支撑终身发展和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重点考查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数学应用、数学阅读和表达等关键能力,重视学科主干知识,杜绝偏题、怪题和繁难试题。
(3)符合考纲但又不拘泥于大纲,体现了高考的灵活性和选拔性。比如:新课标削弱了双曲线,考试说明指出:“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要知道它的简单几何性质”。而今年Ⅰ卷和Ⅲ卷理科第11题都考查了双曲线。虽然解题过程中只需要用到最基本的性质,但不得不说这两题还是有难度的。
02
今年与往年相比主要体现以下变化:
(1)拿Ⅰ卷来说,概率统计取代圆锥曲线成为压轴题。概率统计题难度略微上升,而圆锥曲线题的难度明显降低,主要表现在计算量非常小。预计今后将保持这一新的排序。这样排序的变化说明一个很大的问题:试卷整体难度降低。
(2)文理卷试题重合度明显提高。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认为,2018年高考数学卷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根据文理科考生数学素养综合要求,调整文理科同题比例,为新一轮高考数学不分文理科的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拿Ⅱ卷来说,文理卷选择题有6道完全相同,2道相近,填空2道完全相同,1道相近,解答题必考题三个大题完全一样。选考题也一样。即全卷23题有13题完全一样,3题很接近!往年是远远低于这个比例的。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很简单:为未来文理科合卷作准备。
(3)理科试卷难度略微下降。解答题中解析几何的难度明显下降,导数的应用性也降低不少。
二
语文成拉分王
所谓“最难高考语文年”,来得如此猛烈!2018年高考语文题目刚公开,考生和网友就炸了锅,用一句话来形容今年的考题:所有人都喊难!但在小编看来,这种“难”考生们早该料到!2017年一系列语文改革&高考改革政策公布时,今后高考的“语文难”就已成定势,可惜很多人并没有关注,或没有重视。
“部编版”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曾就高考语文改革的方向进行了一次讲话——
高考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阅读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阅读题量也增加了,2017年的题量,不是题目的数量,是你要做完的题的体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阅读面也在悄悄变化,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
2015年考的阅读题是古代货币制度。之后他们做了一个调查,99%的学生从来没有关心过,没有看过这个题目,老师也没有注意过。
2016年考的阅读题跟文学有点关系,就是比较文学,里面有很多概念,一般的中学生也看不懂。“这说明现在阅读的要求远远高出了中学语文教学平时教的那个水平”。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变化体现在五方面:
(一)去掉17年的两道双选题(7题和14题),变双选为单选,至此语文试卷中双选消失,所有选择题均为单选。
(二)客观选择题分值减少4分,主观题分值增加4分。其中选择题由43分减为39分,主观题由107分增为111分,不过书写量只是在名言名句默写部分增加1题。
(三)文字阅读量明显增大。
阅读量增大尤其体现在语言文字应用部分的17一19小题,3道题由原来的独立客观选择题变为整体文段下的选择题,整体文段即为增加的阅读文字。
文学类文本阅读增加1分,由14分变为15分。多出的1分加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第5题,第5题主观题由5分变为6分。分值变化,体现出命题人对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的重视,也启示我们应该更加强调阅读理解能力培养。
(四)旧题型回归高考语文试卷。
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字运用部分。17题考查择句复位, 20题考查应用文改错,21题考查仿用句式。
(五)更注重逻辑思维的考查,比如作文,尤其是全国二卷。
仔细看过今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卷II、卷III后不难发现,所谓的“难”集中在这3个方面:
01
不读名著=不会做
网友叫苦连天,但小编认为:这10分是送分题。早在2017年1月10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就已经公布:2017年高考北京卷的《考试说明》将出版,且今年北京高考语文首次将《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这六部名著纳入必考范围,正是今年高考微作文的这几本。北京考试院做到了说话算话,而不会做的那群人,一定是不读名著的人!
虽然名著高考一直在考,但以前不过是问问作者、年代等“背诵题”,哪怕你不读书,只要记下这些要点就不会太丢分。请看看今年北京语文卷的考法: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这样的问题,试问:如果没读过这些名著,怎么答???是的,高考正在惩罚那些不读名著的学生!
02
不积累古诗文 = 重本变二本
不管是全国卷I、卷II、卷III,单古诗文考察就占34分;而北京卷文言文+古诗文的考察分数高达44分!也就是说在北京高考语文卷中,【文言文+古诗文+名著】占到了54分的比例!这分数意味着什么?拿到它,大专变本科、二本变重本、211变985。但如果不读古诗文、不看名著,这几十分怎么拿?不得不说,高考语文变难了,因为它不再只考课本和文学常识,而是在考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不仅如此,语文在各学科间的重要程度也已经凸显。
03
阅读能力差=做不完
“题目太多、字数太多根本做不完!”让很多考生叫惨连天。他们正是温儒敏教授口中说的“15%的人”。今年的高考试卷,乍一看满满都是文字!去年说的“高考变革”已经实现,所有题目都在默默考查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能力。阅读不行卷子根本做不完。
家长们也不要等到初高中再做准备,从小就要开始注意了!
三
学科核心素养价值凸显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最新的考试大纲中,着重强调了高考“考什么”,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也首次提出凝练“学科核心素养”。
可以预见,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将是2019年乃至今后高考的命题热门。那么学科核心素养在2018年高考各科试卷中究竟有哪些体现呢?
01
语文
语文核心素养指的是,让学生在特定情景之下有语文应用的能力。 如给外国朋友介绍中国;如写给2035年的中国青年;如新时代浙江学子,这都是贴合自身情况和整体社会发展情况的特定“场景”,而在某些场景下做出相应的表达,其实就是语文能力最实在最真实的体现。
02
数学
今年的北京市数学高考试卷中,命题组适当地增加了数学符号语言的运用。比如文理的第8题,将原来学生常见的不等式组的形式用集合语言进行了表达。
今年全国卷在注重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在向素养提升的方向转变。
文科第19题为“节水问题”,要求学生进入问题情境,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数学运算、数据处理、统计推断,回答现实问题;
理科第19题“产品检验问题”,不仅考查概率、期望等数学知识,还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习得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
03
文综
全国III卷第41题以上海和曼彻斯特两个城市的发展为例,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问题进行比较视域下的考查,涵盖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考生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说明。
04
理综
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情境来源于生产、生活、社会及科研实际,将化学学科联系紧密的环保、医药、材料、能源等交叉学科内容作为试题素材,考查考生合理正确地使用化学原理与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既可以引导考生认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又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应用性和综合性考查要求。
全国Ⅲ卷第10题考查化学品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全国I卷第7题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之一的磷酸亚铁锂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湿法冶金工艺处理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回收其中的金属,体现了化学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等方面的贡献。
全国I卷第13题以协同去除二氧化碳、硫化氢的新型电化学转化装置背景考查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全国II卷第36题以葡萄糖以及用葡萄糖为原料制得的山梨醇和异山梨醇等生物质转化平台化合物为背景,考查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在高考化学试题中普及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传递化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巨大价值和神奇魅力,引导学生在新时代喜欢化学科学、学习化学科学、应用化学科学、发展化学科学,树立投身祖国化学化工事业的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
四
突出考查实践活动
高考试题越来越注重创设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科学探究等问题情境,考查同学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1
语文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紧扣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通过创设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实现对考生语言文字能力和素养的测评。
一是将具体的语言文字、文学作品置于特定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启事与书信的命题设计指向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有助于引导学生活学活用,这种自然语境的设计,在考查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融会贯通,如全国I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了小说《赵一曼女士》,试题扣住“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的叙述方式来设题,创设历史具体情境,让考生关注文本中现实对历史的追问、历史的现场叙事、史料的还原,体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在感动与思考中自然深化对革命文化的认识。
二是体现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等普遍性能力要求的考查,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中凸显语文特点。文学类文本,引导考生针对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论述类文本,要求考生在掌握基本论证结构和手法的基础上,洞悉立论背后的动机与目的,最终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判断。实用类文本,需要准确解读材料,筛选整合信息,还要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社会价值和影响”。
三是试题面对当代生活,体现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全国Ⅱ卷《“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突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理解和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全国Ⅲ卷《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突出在命运共同体的诉求中,如何理解建构社会弹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全国Ⅰ卷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了3则新闻报道,要求考生分析3则报道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及其原因,引导学生参与生活、观察社会。
02
数学
2018年高考数学试题,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应用题中,将数据准备阶段的步骤减少,给考生呈现比较规范的数据格式或数据的回归模型。如全国II卷18题,以环境基础设施投资为背景,体现了概率统计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全国III卷第18题减少了繁琐的数据整理步骤,将考查重点放在运用概率统计思想方法分析和解释数据之上,突出了考查重点。
03
文综
全国II卷第14题通过构建某国财政赤字率和通货膨胀率连续上涨的场景,要求考生思考应对措施,考查考生从政策层面寻求解决方案的能力。
全国I卷第28题以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与日本在舆论宣传策略方面态度差异的对比,引导考生认识外交宣传在引导国际舆论方面的重要性。
全国I卷第9~11题以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为情景,其中提及的线路分布、走向及里程信息均是学生在生活中可以获取的;全国II卷第4~5题,以澳门半岛地图信息为主创设情境,文字材料介绍了澳门半岛的地形特点和不断填海造陆的事实,地图重点显示澳门半岛山丘、街道分布和几条街道的名称,以此引导考生认识地名蕴涵的历史发展、环境变迁等信息。
04
理综
全国I卷第20题以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为素材。
全国II卷第15题要求考生估算鸡蛋坠落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天津卷以中国散裂中子源、“张衡一号”卫星、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真空管道超高速列车等为素材,北京卷以跳台滑雪、中国天眼等为素材。
全国II卷第3题以人体体液调节等问题为情境,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所给现象描述进行判断与推理,考查逻辑推理与信息加工能力。
五
加大传统文化考查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2018年高考试题精心选材,萃取精华,通过历史人物的群体垂范、古代思想的现代映射、传统美德的当代传承,在考查能力的同时,实现对考生的精神浸润。引导学生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的同时,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彰显中国文化的价值。
01
语文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3套试卷立足考查范围,回应教材内容,或实或虚,或正面或侧面,为考生提供了一幅生动的古代优秀人物群像图,考生在答题时犹如对话前贤先哲,其熏陶感化可想而知。
02
数学
2018年高考数学试题把其中的精华引入到考试内容中,既打上中华文化的烙印,又有东方数学的特点,发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注意吸收世界数学文化的精华,引导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理科数学全国I卷第10题以古希腊数学家希波克拉底在研究化圆为方问题时曾研究过的图形为背景,设计了一个几何概型问题,引导考生热爱数学文化,关注几何之美。
03
英语
2018年高考英语语篇的选择和题目设置在自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宣传介绍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引导学生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的同时,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
04
理综
化学试题挖掘古代科技文献,以我国古代化学化工成果为情境命制试题,例如理科综合全国II卷第26题中提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理科综合全国III卷第35题中提到“《中华本草》等中医典籍中,记载了炉甘石(碳酸锌)入药,可用于治疗皮肤炎症或表面创伤”。
生物试题选取我国杰出生命科学技术成果为素材进行设计,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理科综合全国III卷第1题考查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引入1965年由我国科学家率先完成的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一里程碑式的壮举,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先贤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同时加强学生为祖国发展拼搏的社会责任感。
六
这几科要翻身
按照“6选3”模式,高考科目组合方式有20种不同的选择。如果仅从各学科的角度来考虑,20种选择中似乎没有一种是完美的,没有一种是可以让你随随便便得高分,轻轻松松上名校的最佳选择!
2017年高考,浙江省透露了省内选科报考的数据,结果让人惊讶。原先预想的热门选考科目物理遇冷,对数理逻辑要求不高的地理、生物、历史、政治成为选考人数较多的学科。
历史、政治被选择几率增加,对偏重理科学习的社会大氛围来说,是一个调整。
家长、老师、同学们不要再掉以轻心、盲目复习了,一定要把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的这些提醒铭记于心啊。
面对这些变化,我们的考生和老师在各科复习和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些方面!
语文:阅读“关键能力”的培养很重要!
● 2019高考语文将扩大文本选取范围;
● 论述类文本将多选用论文和时评,考查逻辑论证和批判推理能力;
● 实用类文本将多选用新闻和报告,考查信息处理和超文本阅读能力;
● 文学类文本将多选用小说和散文,考查审美鉴赏能力。
数学:逻辑推理能力要比刷更多的题重要!
● 2019高考数学将把考查逻辑推理能力作为重要任务;
● 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缜密思维、严格推理的能力;
● 通过多种渠道渗透数学文化。
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尽快养成
● 2019高考英语将通过深度发掘语篇材料思想内涵,突出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
● 英语写作内容重视传统文化、现实生活选题,与时俱进,贴近生活;
● 英语听力(听说)高考改革,更加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物理:更好地认识实际现象,理解更深层次问题
● 通过将动量和近代物理作为必考内容进行考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更多有力的工具。
生物:问题探索能力、实验能力
● 要求学生能够对生物学问题进行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科学表达等;
● 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实验设计、实验结果预测的能力。
化学:回归到基本反应原理和物质结构知识
● 试题可能增加化学反应图形和性能关联图形的体裁;
● 通过延伸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自学和探究精神。
地理:提升运用地理学思维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
● 试题将更加注重反映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价值取向;
● 将地理学思想方法自然、贴切地融入素材。
思想政治:紧跟时代,充分发挥学科思维导向性
● 将精心选择能够更好地承载学科知识、反映学科特色的素材;
● 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更好地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历史:以史为鉴,贯通古今
● 更加注重考查历史思维过程与方法,如学生对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这两种不同史学概念的理解和辨别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