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各地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的有关情况,并邀请了北京、上海、成都、南昌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就当地专项治理情况进行介绍。会上还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坚定改革决心,压实责任举措,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并要求各省份尽快出台工作方案,4月中旬前向社会公布。
各地专项治理剑指各类杯赛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4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抓紧明确责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通知要求,迅速明确负责专项治理工作的负责人、具体职能处室(科室)及具体工作人员。教育行政部门要发挥好牵头作用,积极会同本地民政、人社、工商(市场监管)、公安、城管等部门联合建立工作机构,健全协同机制,落实部门责任,确保专项治理工作有人管、有人抓。要积极协调争取同级教育纪检监察部门参与专项治理。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尽快出台方案。各地要紧紧围绕专项治理工作任务要求,针对通知中指出的“存在安全隐患、证照不全、强化应试、培训结果与招生入学挂钩、非零起点教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培训机构讲”等方面问题,逐项分析研究,尽快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工作方案要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责任人,完善相应的工作举措。要明确治理工作举报热线,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各省份工作方案要在4月中旬前向社会公布。
目前,各地已纷纷开展专项治理行动。2017年,成都市教育局牵头21个局委建立了成都市民办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联同公安、民政、工商等部门发布公告,就无证办学等七类问题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治理行动。
“该停业的必须停业,该吊销证照的坚决吊销证照”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迅速组织摸排,要通过社区走访调研、中小学生和家长问卷调查、培训机构申报等多种途径,立即对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全面摸排,分门别类逐一建立工作台账,严格审核分析,区别不同情况,逐一进行整改落实,该办理证照的依法依规办理,该停业的必须停业,该吊销证照的坚决吊销证照,摸排情况和整改落实结果要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教育部将建立网上管理系统,全面掌握并定期通报各地工作进度。
2017年3月,上海市教委成立专项工作组,对全市6928家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摸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总督学平辉介绍,通过摸底清查,上海市6928家教育培训机构中,有照有证的2255家,占机构总数的32.5%;无照经营的1398家,占机构总数的20.2%;有照无教育培训资质的3275家,占机构总数的47.3%。在全覆盖排摸调研、掌握底数的基础上,上海对全市各类培训机构进行分类规范:对无证无照经营机构,依法查处取缔;对有照无教育培训资质机构,教育、工商部门下发“行政指导书”,限期整改并依法规范;对有照有证机构的不规范行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依法规范与整治其不规范办学行为,有效扼止了培训机构乱象,合法培训机构规范办学意识增强。
北京市教委副巡视员冯洪荣介绍,北京的教育培训机构中有不少是由工商部门批准的,机构繁多、分布不均衡,“至少有3万家,存在很多不规范的行为”。
冯洪荣说,在清理整治的同时,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是个难题。同时,孩子的负担降下来之后,如何提高教育质量也是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培训机构积极调整培训项目
2017年《上海市营利性部门民办培训机构管理办法》出台后,针对“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及其延伸类相关培训活动的,不得妨碍未成年人正常休息,授课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的新规要求,昂立从暑期开始上课时间已经按要求全面调整。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还要求,各地要认真学习领会四部门关于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准确把握政策界限,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完善审核标准,突出治理重点,不搞“一刀切”。对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发展素质教育、培训行为规范、手续完备的校外培训机构,要鼓励支持其发展,不能因为开展专项治理影响正常的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登记、培训等工作。
实际上,由于杯赛和相关培训被叫停,培训机构也开始调整相关的营业内容。“未来,我们在个性化教学的基础上,将研发更多适用于素质教育的课程,比如专注于青少年科学素养的素质类教育课程,专注于身体和身心素质的体育、艺术类课程等,这将成为我们新的教研方向。”